工作中职教师心得体会
在开班仪式上,广东科学职业学校校长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话贯彻国家教育大会精神,给了我们一些职业教育宏观方面的资讯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从整体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态度,以及职业教育必将得到大力发展;从整体上了解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认识,专业、课程、教材,电子商务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师,电子商务教育与行业、企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中国职业教育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特别是关于目前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与教学的层次和尴尬境况,一些学科建设的停滞不前,让我们培训的学员们身上都多了一份责任。
在此次电子商务职业培训班上,还有其他的收获。比如结实了一批专业素养高的同行,拥有了一份深厚的友谊;拓展延伸了专业技能知识,主要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淘宝课程,网络营销;教学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必要的时候应该适当修改课程设计;教育中应该以人为本,学生是否学的有效率,知识点是否对学生未来有益,学生是否健康快乐、积极明理,毕业后能否更好的适应社会才是教学教育工作的导向,而不是简单的学生乖巧听话不扣分,上课认真却没有真正学到东西;适时革新知识结构,时代发展迅速,如何保持个人业务能力的先进性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不仅包括教材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关于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革新。
短短的15天,在与老师、学员共同学习、互相讨论和交流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电子商务专业尚且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专业的成长还需要所有职业学校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应该为我校实现校企办学、订单式(定向)培养、拓展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也看到了电子商务教育界的同仁,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也深深地触动着我,我想如果我们学校能在学生就业问题上,让学生很好的定位,指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样学生就业好了,生源自然就上去了,当然这些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一些政策来扶持。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而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提升认识,不断奋斗,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愿我们都做一名仰望天空的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工作中职教师心得体会篇2
我这次培训的是数控车技术,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数控编程理论,二是数控车床的操作。从7月初到月底,正是酷暑难当的时候,我们每天往返于驻地和学校,每周只休息一天。除常规教学和训练外,培训单位还组织学员到江淮汽车发动机厂参观学习,并多次邀请有关单位到校给大家举办专业讲座,拓展学员的专业视野,坚定大家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
从教20多年来,无论是以前在新港职中,还是在县职教中心,我一直都专注于文化课教学。参加这次培训前,虽然带过一届数控班主任,对该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内容和要求有所了解,并且出发前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但真到培训时还是觉得专业“隔行如隔山”,相差悬殊,显得力不从心,再说年龄也大了。说句心里话,才去的几天想的最多就是随时准备打道回府。最终使我坚定留下来除了自我加压,还有学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以及其他学员的鼓励和帮助。
在整个学习期间,学院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除了组织正规的数控编程理论教学,学院还非常重视学员的车床实际操作训练,这占了整个培训过程的约一半时间,老师的示范、提示非常认真,并且不厌其烦,悉心指导;很多学员都是各校的专业骨干教师,本身就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他们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毫不保留,从车床的启动、运转,对刀的技巧、毛胚的夹取等环节耐心传授,这也是我此次培训中收获最大的地方。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校职教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受学校委派,20__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由安徽通用机械学院承办的数控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我接触了大量数控专业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控操作技术,同时也结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相关中职教师。回顾培训过程,感想很多,收获很大。现总结汇报如下:
我这次培训的是数控车技术,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数控编程理论,二是数控车床的操作。从7月初到月底,正是酷暑难当的时候,我们每天往返于驻地和学校,每周只休息一天。除常规教学和训练外,培训单位还组织学员到江淮汽车发动机厂参观学习,并多次邀请有关单位到校给大家举办专业讲座,拓展学员的专业视野,坚定大家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
从教20多年来,无论是以前在新港职中,还是在县职教中心,我一直都专注于文化课教学。参加这次培训前,虽然带过一届数控班主任,对该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内容和要求有所了解,并且出发前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但真到培训时还是觉得专业“隔行如隔山”,相差悬殊,显得力不从心,再说年龄也大了。说句心里话,才去的几天想的最多就是随时准备打道回府。最终使我坚定留下来除了自我加压,还有学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以及其他学员的鼓励和帮助。
在整个学习期间,学院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除了组织正规的数控编程理论教学,学院还非常重视学员的车床实际操作训练,这占了整个培训过程的约一半时间,老师的示范、提示非常认真,并且不厌其烦,悉心指导;很多学员都是各校的专业骨干教师,本身就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他们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毫不保留,从车床的启动、运转,对刀的技巧、毛胚的夹取等环节耐心传授,这也是我此次培训中收获最大的地方。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校职教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作中职教师心得体会篇3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职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1)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2)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